在北京,有人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多所学校现场接收小升初简历投递的不实信息;在广州,一些校外机构组织小升初“秘考”,采取线上报名、酒店考试,一场收费399元……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中小学招生季临近,一些个人和商家通过煽动焦虑情绪、虚构身份、捏造事实等方式误导欺骗学生家长,牟取不法利益。
家长为何愿为“教育焦虑”掏钱?主观上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难以保持理性的教育心态。客观上说,虽然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仍一定程度上存在,优质教育资源自然成为“香饽饽”。一些培训机构吃准家长心理,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号,把违规培训包装为稀缺资源,诱导家长报班付费。从“海淀妈妈”到“美国藤校爸爸”,一些自媒体推出身份不明的“名校父母”“升学专家”,看似传授教M6 米乐育理念、升学政策,实则心思“带货”、流量变现。以非法虚假信息煽动放大“教育焦虑”,不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招生秩序,还可能误导家长违背规律开展超前教育、伤害孩子身心。
个人和商家煽动“教育焦虑”,无非为个“利”字。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于这些借机敛财、缺乏底线的行为,职能部门应重拳出击,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加强账号名称信息、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提高教育类信息发布门槛,对屡次发布不实信息账号加大惩治力度,形成有力震慑。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针对巧立名目上课、私下隐蔽开班等乱象,教育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双减”政策目标和落实细则,协同监管部门、经营主体、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建立教育培训治理常态化机制,遏止贩卖“教育焦虑”不良倾向和风气。
“教育焦虑”能成为带货工具,多是利用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学校应通过建立教育信息公开平台,方便家长获取学校教学特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关键信息,压缩网上虚假信息传播空间,缓解家长升学焦虑和攀比冲动。加大招考政策宣传解释力度,确保执行不走样、不变味。
破除“教育焦虑”,必须转变观念。家长要擦亮眼睛,正确理解教育本质,不盲目追求热门培训机构,以积极多元视角评价孩子,避免“功利化、短视化”培养目标。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合力,铲除“教育焦虑”生存土壤,让教育回归本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阮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