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王晶)受自身和外界因素影响,老年人听力损伤的概率超过任何年龄段,这种隐性的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本人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提交了一份《关于关爱老年人听力健康的提案》。近日,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她表示,助听器验配是解决老年听力障碍的主要补偿手段,通过专业的助听器验配,80%以上听障者能获得良好改善。同时,现在已经有高龄老人植入人工耳蜗获得最佳生活质量体验。
因此,杨洋建议,将助听器、人工耳蜗及其升级费用纳入医保或建立专项补贴制度降低购买成本。
据杨洋提供给央广网记者的一组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听力障碍的患病率约为30%~60%。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为11.04%。记者关注到,杨洋在提案里提及,据此推算,我国约有老年听力残疾人2045万。
《北京市老龄委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北京正式跨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听力健康问题理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她认为。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潜在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变化,杨洋表示,在60岁以后,老年人需要面对与年龄有关的感官功能和活动功能障碍。听力良好的老年人,往往有着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幸福感,使其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维持良好的心态。而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会直接影响其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从而影响交流,社会存在感降低,容易产生抑郁和孤独情绪。
杨洋谈到,年龄增长带来的听力下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特点犹如“温水煮青蛙”,缓慢感受,渐进加重,逐渐适应,待到交流障碍凸显时,她调研发现,多数已经进入需要借助辅具进行助听及康复的状态了。常常他们在心理上也很容易认同,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生理过程。
不过,虽然目前并无方法可以治愈年龄因素的听力损失,但杨洋关注到,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老年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只是老年人听力残疾的康复还没有引起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许多听力损失者在出现听力问题后5到15年才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更多老年人对自己的听力损失听之任之、漠不关心,认为是人生常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洋建议,面对老龄化社会和老年性听障人群的不断增加,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为指导思想,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加大老年人听力健康宣传教育。
记者了解到,老年听障者的共性需求大致为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具支持;FM支持;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电池支持;字幕支持;语音转文字APP工具支持;电话、广播等声音即时沟通可实时转文字服务。“完整的听觉康复确实很花费时间,相对于助听干预本身而言,专业人士和老年听力损失者都未能花大量时间在康复训练上。”因此,杨洋认为,需要推进老年听障者助听器验配前后的康复服务。
而目前,我国助听器验配机构、及私营业主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提供验配服务,服务质量差距较大。
杨洋检索国内现有助听器类标准共有40余个,“几乎都是助听器产品技术标准”。鉴于此,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2021年12月发布的《助听器适配服务规范》团体标准,面向助听器验配服务机构和从业者提出了服务原则、服务流程,确定了助听器验配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服务支撑条件,这是指导服务过程和内容规范性的保证,也是听障者康复的保证。
因此,她建议,支持信息交流技术和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类产品是改善老年听障交流的补充手段,随着语音转文字技术的民用普及,一些公司相继开发出了语音转文字工具和产品助力听力残疾人,但是这些产品大多数为多功能产品,老年听障者常常淹没于多种功能无从选择的窘境中,而遇到方言或者噪声环境下、多人交流、远距离、戴口罩等情况下信息依然不能准确和及时。
除了关注老年人助听辅助器具,还要创建听力无障碍环境。比如,在车站、机场、大型商场、会议中心、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配置听辅设备,在电视节目中增加实时字幕等,帮助老年听障人群获取信息。
老年听障者因存在听力问题,导致生活中存在交流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关系问题,从而导致老年听力障碍者孤独、沮丧、焦虑、缺乏自信心、自我封闭等,甚至可能出现早期老年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老年性听力损失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个人健康、生活质量、情感交流、经济支出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从就医过程看,大部分老年人在感到有听力问题时会去就诊,因此,临床医生应了解辅听装置的作用、听力康复的知识,才能向他们准确地讲解年龄、基础疾病对听力的影响,从而唤起老年人对听力健康的重视。
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医学康复手段寄予过高的期望,有些医疗手段表面上满足了他们求医的心理需求,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依然有障碍存在时,也无法解释清楚,更无后续的干预跟进,类似这样的因听的问题造成的误会误解常年累积,这是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所在。
杨洋称,即使佩戴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但后续的康复咨询和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内容,不能因人而异的指导和提升使用水平,更无针对性的训练,致使许多老年人对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的作用产生误解,这也是辅具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听力康复素养,规范老年听力障碍转介流程,规范老年助听设备配置流程,保证有效的咨询和训练,提高配置质量,才能杜绝无效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