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儿童主任医师宋春兰曾指出,对于孩子发烧,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自己在家“当医生”,甚至用一些坊间流传的退烧方法,可能适得其反,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尤其是老一辈,往往会认为发烧捂一捂发发汗就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危险的,本来我们是要给孩子降温,这下捂得严严实实,孩子毛孔不能充分张开,无法这个词散热降温,可能会因此引发高热惊厥、呼吸不畅甚至于窒息等危害。
这是很多人对酒精的良好印象,但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高浓度酒精会引起皮肤血管强烈收缩,不但不利于散热,还可能导致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此外,酒精也会通过皮肤吸收和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甚至有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宋春兰介绍道,曾有家长带着发烧的孩子去小诊所贴膏药,结果几天后非但没有减轻症状,还出现了皮肤溃烂,引发了脓毒症,在ICU抢救监护期间,孩子一度出现休克状态,救治过程也是凶险万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感冒发烧时,感冒药+退烧药能起到1+1>2的效果。但实际上,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退烧药的成分,混着吃很可能让其中某些成分过量,导致毒性增加,甚至引发肝损伤。
“家长圈里经常会流行这样一句线℃就可以不吃退烧药,超过了这个温度,才需要吃。”郑大二附院儿科副主任李永凤告诉宝姨,这句话是不对的,应不应该吃退烧药,要看孩子状态。
她说,临床上经常有家长会问,孩子38℃需不需要吃退烧药?孩子37.8℃需不需要吃退烧药?“每当这时候我就会问,孩子的精神状态咋样。”
李永凤表示: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很好,也没有高热惊厥史,该玩玩该吃吃,那么如果体温已经达到39℃,也可以先不吃退烧药,辅助物理降温,再观察观察。
相反,如果孩子只烧到38℃,就精神状态极差,想睡觉,头疼,蔫得狠,为了缓解症状,也是可以吃上退烧药的。
“孩子吃了退烧药2个小时了,还没退烧,于是家长就着急地再给孩子换了一种退烧药,觉得效果好一点。”李永凤告诉宝姨,这种做法绝对错误!
人在发烧的时候可以选择退烧药物退热治疗,但是只可以服用一种退烧药物,如果这种退烧药物没有明显效果,最少要等这种药物过了一个半衰期的时间,才可以服用另一种退烧药物,这个时间段大概是4~6个小时。“如果两种退烧药物同时服用的话,不但不会增加退烧药物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李永凤告诉宝姨,退烧药没有预防作用,不是说吃了退烧药,能预防不发烧,它只是降体温的。
比如,如果孩子的体温是38.6℃了,手脚冰凉,打了寒颤,那么可以再等等,注意给孩子保暖,让孩子喝点水,等体温再升升再吃退烧药,这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李永凤表示,以上说的退烧药都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的,如果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发烧,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千万不要擅自喂退烧药,而是要尽快就医。
“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我们经常会问,孩子吃药没?都吃啥药了?”李永凤说,许多家长都回答不上米乐M6 M6米乐来,她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对孩子吃的药很清楚,这样万一遇到不良反应什么的,可以追溯。
如果遵医嘱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或者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米乐M6 M6米乐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就诊。
如果体温在低热,低于38.1℃,孩子状态良好,且孩子可以自主玩耍,没有手脚凉等情况,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进行治疗。
比如给孩子多喝水,同时配合用温热水反复擦拭颈部、肘部、腋窝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通过擦拭有助于散热。“不断擦拭四肢也可以,面积比较大,但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再次受凉。”
如果经物理降温,体温不下降反而上升,孩子体温开始高于38.5℃以上或伴有四肢凉等现象,也可以直接采取口服退热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的温度不退反升而且持续上升则需要带孩子到进一步检查。”她提醒,孩子发烧时,一定要多喝水。
注意!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们不要惊慌,因为 80% 以上的热性惊厥孩子会在 3~5 分钟内自行缓解,不会产生脑损伤。
1.保护孩子,避免二次受伤:疏散旁观者,保证孩子周边环境是安全的,移开可能危及孩子的物体,如热水瓶、尖锐器具等。
2.让孩子保持左侧或右侧卧,或者采取平卧位,让孩子的头歪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造成误吸、呛咳、窒息;也可以松开孩子的衣扣。
3.如果孩子出现角弓反张或者肢体强直,家长们不要试图去矫正,以防止发生骨折或其他创伤。
当然,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为保护好孩子宝姨还是建议家长朋友们及时学习防控知识,日常不带孩子往人多的地方去,同时也注意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必须出门时一定做好防护。
另外,如果在家孩子不舒服,或者想要咨询一些健康问题,也可以来顶端新闻“我想@名医”找对应的儿科专家线上咨询。下面是操作视频,可以收藏自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能及时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