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2-11-23
 喜欢看网络的朋友都知道,“穿越”这种题材,在网络中可谓是非常常见了。其实穿越这种设定,在网络兴起之前就已经有过,最著名的当属黄易的《寻秦记》了。不过呢,这穿越也是个很看运气的事情。一般来说穿越都是回古代,用现代人掌握的科技吊打古人这种展开。按说时间越古老,咱们现代人的技术优势越明显。但这事儿也不绝对,比如要是回了原始社会可怎么办?一起上演《疯狂原始人》吗?  别慌,今天咱们就给大家带来一份原始

  喜欢看网络的朋友都知道,“穿越”这种题材,在网络中可谓是非常常见了。其实穿越这种设定,在网络兴起之前就已经有过,最著名的当属黄易的《寻秦记》了。不过呢,这穿越也是个很看运气的事情。一般来说穿越都是回古代,用现代人掌握的科技吊打古人这种展开。按说时间越古老,咱们现代人的技术优势越明显。但这事儿也不绝对,比如要是回了原始社会可怎么办?一起上演《疯狂原始人》吗?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

  别慌,今天咱们就给大家带来一份原始社会的“穿越指南”,先帮大家解决原始社会的吃饭问题!

  或许在现代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原始人类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文明发展程度低,所以原始社会时期的饮食水准,或许确如《淮南子·脩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螺)、蛖(蚌)之肉”的记载,及其简陋、低劣。简而言之,可用“茹毛饮血”概括。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2)

  在距今80万年至200万年的中国蓝田人、西侯度人、元谋人,由于尚未掌握保存自然火种的办法,故主要通过采集、狩猎的方式获取食物。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3)

  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及陶器制作业的出现,人们的饮食方式、饮食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万年前(目前已知考古发现的粮食遗物距今约七八千年)农耕出现后,才出现粮食。黄河流域及其他北方地区,以粟(小米)、黍(大黄米)为主食。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人通常煮粥吃,粥内有时也搀杂野菜、蔬菜。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4)

  当时已经种植大豆,史前时期一般用大豆和小米、黄米一起煮吃,大豆的叶子也被食用。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5)

  西南地区考古发现有野生大麦的遗物,藏族很早就以这种野生大麦为食物,并从中培育了青稞。

  元谋人遗址发现的被砸击啃食的动物遗米乐M6 M6米乐骸:各种鹿类动物、麂、麅、野马、兔、猫、猪、狗、豪猪、犀牛、虎、象、羚羊、竹鼠、田鼠等。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6)

  蓝田人遗址发现的被砸击啃食的动物遗骸:各种鹿类动物、野兔、狗、豺、狼、猪、虎、貉、獾、熊、熊猫、象、犀牛、马、野牛、狮、豹、羚羊、各种米乐M6 M6米乐鼠兔、各种鼠类、獏、猕猴等等。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7)

  中国吃鱼的习俗,迄今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西侯度遗址出土的鲤鱼化石,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与中国古人类有关的鱼类化石。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8)

  距今约10万年的丁村人遗址,曾发现鲤、鲩、鲶、鲿、青鱼等五种化石。丁村人已掌握了火种保存技术,故燔烤鲤鱼、鲩鱼、鲶鱼、鲿鱼和青鱼之食俗,当肇始自丁村人。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9)

  吃河龟或海龟的习俗,迄今可上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龟的遗骸,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所发现。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0)

  江西和广西等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的螃蟹遗骸,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至少也有7000—8000年之久。(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恐怕很难回答了!)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1)

  新石器时代早期始到晚期,全国各地的大部分遗址都发现有渔猎工具、鱼骨、鱼形艺术图像等。最著名的应该是半坡的这个人面鱼纹盆了。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2)

  吃蔬菜之俗在新石器时代已发生,此时期除煮吃野菜外,也陆续出现煮吃人工栽培的葫芦、芥菜、白菜、芸菜(油菜)、菱角等。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3)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史前时代已经有人工种植的蔬菜:白菜、芥菜(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油菜(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葫芦(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蚕豆(杭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以往认为蚕豆产地是里海南岸或非洲北部。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也是蚕豆的原产地之一)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4)

  目前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人吃的水果或坚果,大约有甜瓜、花生、桃、梨、枣、橡子、栗子、榛子、松子、桑葚、朴树子、杏、橄榄、核桃、梅等,其中甜瓜、花生、栗子、桃、杏、梅等属人工栽培。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5)

  有了吃的东西,我们当然还得说说喝的。不过这个没有太多好讲,基本的当然就是饮水了,从最早的逐水草而居,到后来逐渐有了定居农业,水源一直是早期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当然,在人类熟练掌握火的使用之前,在漫长的生食时代,动物的血液也承担了一部分补充水分的功能,所谓茹毛饮血就是说的这个时期。

  不过呢,除了一般的饮用水,原始人还有一项饮品值得一说,那就是酒。《淮南子·泰族训》有云:“仪狄为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6)

  旧石器时代尚无饮食容器的制作,或用兽头骨当舀水器使用,或如《礼记·礼运》所载“汙尊抔饮”的办法,汙尊是挖地成坑、凿地为尊;抔饮,即手掬、用双手捧。

  新石器时代陶器发明同时标志着饮食器制作和应用习俗的发生。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裴李岗文化发现的陶容器,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饮食容器之一。有罐、碗、钵、三足鼎、盂、壶、盘、四足鼎、杯等。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7)

  原始人在掌握了使用火之后,逐渐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炊具了。毕竟直接把食材丢到火里烤熟,也太简单粗暴了些。

  陶器的发明,可以说是我国远古时期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从此,原始的人类终于有了可以批量生产的生活器具,生活质量可以说大大改善了。这之米乐M6 M6米乐前也有一些,比如骨器,但这个不能量产。而陶器的发明,很可能就是在将黏土裹在食材上进行烤制的时候(古代烹饪法叫“炮”,类似后来的叫花鸡),发现黏土在烧制后有定型、稳固和不渗水的特点的。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8)

  最早的陶器的烧制方法是什么样的呢?跟今天的陶艺可是很不一样。人们在发现了黏土的特性之后,最早的办法是编一个荆条筐,然后在外面糊上厚厚的黏土,直接放到火里烧。等荆条筐焚烧殆尽了,一个陶罐子也就烧好了。陶器的用途很多,可以盛东西,也可以做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期的陶器用中炊具占的比重很大。下面就跟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原始炊具。大家以后去博物馆看原始社会展的时候,就能看明白了。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19)

  釜的具体形状有很多种,但大致来说,都是圆形的,有圆口和圆底,没有足,需要有东西架起来才能使用。从功能上来说,釜和今天咱们做饭用的锅比较类似,算是锅的前身吧。釜的用途主要是用来煮东西,肉、饭都可以。釜的地位很重要,一方面是它开启了人类的“陶烹”时代,另一方很多后来的陶制炊具都和釜有着承袭的关系。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20)

  甑是在釜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甑是一种底部带孔的炊具,类似于现在的蒸锅。把甑放在釜上,可以利用水蒸气将食物蒸熟。蒸是中国饮食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烹饪手法,在西餐中是没有这种技巧的。而蒸的手法,是从陶甑开始的。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21)

  鼎这种器具,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中学课本上都有后母戊大方鼎,那是商代的青铜器,而且是祭祀用的礼器。最早的鼎是作为炊具的。鼎的形状、功能都跟釜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了足,直接在下面加热就可以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烹饪的手法,煮、炖、熬、焖这些方法在原始社会都有了。

  最后一种炊具出现的时间和鼎差不多,这就是炉。炉的出现其实也是为了解决釜没有足的问题。目前考古发现的的炉形状很多,高矮胖瘦都有。

穿越回到原始米乐M6 M6米乐社会怎么办?别慌!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请拿好!(图22)

  好了,关于原始社会的饮食,就跟大家聊到这里。有了这本《穿越宝典-饮食篇》,相信大家即便回到原始社会,也不会抓瞎了吧?

  1.(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西汉)刘安著、刘文米乐M6 M6米乐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