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怎么看?国家统计局米乐M6 M6米乐10位司长权威解读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2-10-24
 今年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

  今年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同比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同比增长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3%、40.2%和53.5%。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三季度,我国GDP为3076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53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同比增长3.2%。从环比看,经调整季节因素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3.9%。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保持平稳,林业、畜牧业发展良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占GDP的比重为28.1%,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5%和8.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三季度,工业发展快速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速由负转正,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2.6%和2.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消费持续恢复。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

  平稳增长。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能不断释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有效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净出口较快增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4%,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随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技术行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国固定资产增速14.3个百分点,继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1-8月份,重点领域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2.0和0.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夏粮早稻实现增产,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生猪出栏保持增长,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夏粮早稻实现增产。今年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511亿斤,增产31亿斤,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夏粮得益于单产和播种面积的提高,产量增长1.0%;早稻因播种面积增加,产量增长0.4%。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从面积看,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同责,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一些地区通过退林还田、老旧果园套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粮食面积潜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从长势看,今年春播以来,大部农区光热充足,北方地区干旱发生范围小、影响轻,暴雨洪涝、阴雨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影响总体偏轻,南方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目前秋收进展顺利,从收获的情况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稳定增长,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671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83万吨,增长4.4%。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8.8%,二季度增长1.6%,三季度增长2.6%。

  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环比连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03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4.1%,二季度增长2.5%,三季度持平略减。受生猪出栏增加带动,猪肉产量也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4150万吨,同比增长5.9%。随着前期产能释放,生猪生产增速放缓,市场价格持续反弹,养殖预期看好,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存栏环比增加。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4394万头,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1%,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62万头,处于合理区间。

  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牛肉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6%;羊肉产量346万吨,增长1.5%;禽肉产量1730万吨,增长1.7%;禽蛋产量2499万吨,增长2.7%;牛奶产量2709万吨,增长7.7%。

  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上涨8.2%,为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上涨。其中,农业产品上涨7.2%,林业产品下降3.2%,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上涨15.4%,渔业产品上涨0.5%。

  分品种看,米乐M6 M6米乐谷物生产者价格上涨6.7%,其中,玉米上涨3.3%,小麦上涨14.8%,稻谷上涨2.1%;豆类上涨5.4%,其中,大豆上涨6.4%;薯类上涨16.3%;油料上涨8.5%,其中,花生上涨7.0%,油菜籽上涨12.5%;蔬菜上涨8.4%;水果上涨8.2%。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36.1%,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态势,带动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水平上涨14.2个百分点,拉动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上涨3.5个百分点。

  三季度,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工业生产克服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积极恢复、持续改善态势。

  工业生产明显回升。三季度,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明显加快。三季度,采矿业同比增长6.8%,较二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4.1%,回升4.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加快7.0个百分点。从月度情况看,7、8、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8%、4.2%、6.3%,呈加快恢复态势。

  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超七成地区回升。三季度,全国有23个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到74.2%。其中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二季度下降3.2%转为增长8.2%。

  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2%、56.1%、53.9%;充电桩、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1.5%、47.1%、30.8%。

  汽车制造业快速恢复。随着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快速修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5.7%,环比回升6.6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由二季度下降7.6%转为大幅增长25.4%,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汽车产量由二季度同比下降8.5%转为增长3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成倍增长,三季度增长113.1%,较二季度加快20.8个百分点;基本型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由二季度下降3.3%、3.2%转为增长32.1%、38.2%。

  工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行业回升面超六成。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较二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分别为77.3%和75.0%,较二季度回升1.7和0.6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回升面达到61.0%。

  企业营收保持增长,利润结构有所改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延续较快增长态势。随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回落,工业企业利润上下游结构明显改善,装备制造业利润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电力行业利润持续回升。从8月份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其中多数为中下业。

  多因素推动工业生产快速回升。9月份,随着极端高温天气消退、部分地区高温限电对工业生产影响减弱及部分行业需求回暖,叠加同期低基数影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2%,加快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4%,加快3.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回落10.7个百分点。

  经济大省支撑有力,川渝地区由降转增。9月份,主要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工业生产分别增长5.5%、10.5%、7.6%和7.4%,较上月加快4.1、0.6、0.2和3.4个百分点。川渝地区工业企业加快弥补上月限电损失,增加值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1.0%、18.2%转为增长5.6%和13.1%,边际改善明显。在全国较上月加快的2.1个百分点中,以上六个地区合计贡献1.9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生产明显加快。9月份,电子类产品需求回暖,带动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上月明显加快5.1个百分点。在政策引领基建增加背景下,叠加部分行业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化工、钢铁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10.6%,较上月大幅加快8.3、11.9个百分点;建材行业增长0.8%,增速自4月份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总体看,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显效,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工业经济继续较快恢复。但也要看到,受疫情散发多发、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弱、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较多困难。下阶段,要进一步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李锁强:服务业经济运行改善 新动能发展稳定向好

  前三季度,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改善,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同比增长2.3%。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5%,高出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二季度上升3.6个百分点。

  服务业经济运行有所改善。随着稳经济政策不断落地显效,三季度,服务业经济持续恢复,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比二季度上升4.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速加快。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比1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

  服务业保持恢复势头。前三季度,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9%,与18月份持平。18月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621.3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为74.2%。

  服务贸易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0.4%;服务出口19082.4亿元,同比增长23.1%,服务进口20293.2亿元,同比增长17.9%;贸易逆差同比下降29.5%,大幅减少505.9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18月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16432.7亿元,同比增长11.4%;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出口增长较快,保险服务的进口快速增长。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足。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8%和5.5%,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9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8.5%和4.9%,共拉动当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7个百分点。

  新业态发展活跃。前沿技术与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拓展,行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18月份,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为1684亿GB,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7%和7.7%,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6和2.6个百分点。

  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3.4%,增速高出全部服务业9.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18月份,高技术服务业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7.1%和5.8%,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2.0和0.7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处于景气区间。9月份,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0%,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

  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良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服务、保险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恢复发展保持信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四季度生产经营状况、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指数分别为55.1%和56.7%,均位于景气区间。

  总体来看,我国服务业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但当前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服务业恢复基础需要继续巩固。下阶段,要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巩固服务业经济发展基础,保持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能源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各项决策部署,紧抓能源安全保供不松劲,加快释放先进产能,能源保供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能源消费稳步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稳定增长。分品种看:

  原煤生产较快增长。煤炭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增产保供力度,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3.2亿吨,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5个百分点。

  油气生产稳定增长。油气企业继续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保障油气自主供应基础。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5375万吨,同比增长3.0%;天然气产量16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

  电力生产平稳有序。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火力发电量4.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煤炭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石油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统计司司长翟善清:固定资产增速加快 结构继续改善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推进有效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认真用好政策性开发性工具和地方专项债,有力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三季度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增长0.53%。

  前三季度,制造业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9.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4.5%,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2.0%,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0.8%。

  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同比增长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业增长15.5%,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2.8%,信息传输业增长12.2%。

  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20.2%,增速与18月份持平。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3.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增速高13.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8.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6.5%,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2.6%。

  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全部服务业高9.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45.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增长22.1%,研发设计服务业增长18.7%。

  前三季度,社会领域同比增长13.2%。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9.9%,教育增长8.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6%。

  前三季度,民间同比增长2.0%。其中,采矿业民间增长22.3%,制造业民间增长1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增长11.2%,基础设施民间增长8.4%。

  前三季度,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部高0.6个百分点;对全部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0%以上。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3.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同比增长5.3%,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

  从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同比增长20.8%,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增长21.3%,有利于持续稳定增长。下阶段,要扎实落实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推动扩大有效;优化民间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撬动作用,有效调动民间积极性,促进持续向好。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前三季度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新型消费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增长态势。线上消费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实体零售逐步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绿色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乡村市场销售恢复较好。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3.5%,二季度下降4.6%,一季度增长3.3%,三季度较二季度加快恢复。

  9月份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消费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分月看,年初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降至低点,6月份后恢复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增长3%,增速比8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下降1.7%,8月份为增长8.4%。

  网络零售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比1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业发展情况看,预计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和3.5%。

  线下零售店铺销售继续改善。随着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零售逐步改善。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增速比18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专业店和便利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1%和4.9%,增速分别比18月份加快0.5和0.1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其中三季度和一季度分别增长3.7%和3.6%,而二季度为下降3.3%。限上单位近八成商品类值零售实现同比增长,吃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销售良好。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分别增长9.1%、6.9%和4.7%,日用品类增长2%。

  绿色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在市场供给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居民对品质化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7%和6.8%,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3.2和3.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售呈快速上升态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87万辆,同比增长113.2%。

  城镇消费市场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7753亿元,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增速比二季度提升8.2个百分点。

  乡村市场销售增速略高于城镇。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和商业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带动下,乡村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恢复。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552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2%,二季度下降4.1%。

  前三季度,消费市场韧性显现,市场销售规模保持扩大,消费升级持续推进,新型消费稳定增长。但也要看到,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餐饮企业和小微商贸企业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促消费相关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将继续稳定恢复。

  今年以来,疫情散发多发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波动。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项稳增长稳就业政策加力落实下,三季度就业形势有所好转,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力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出现一些波动。一季度,前2个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8%。二季度,4月份调查失业率继续升高至6.1%,5月份以后,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一系列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地显效,调查失业率开始回落,6月份降至5.5%。进入三季度,7、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7月份为5.4%,8月份为5.3%,9月份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6%,其中,三季度均值为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从就业的主体人群看,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三季度均值为4.4%,明显低于一季度4.9%和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本地劳动力失业率三季度均值为5.3%,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三季度就业形势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

  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针对青年失业率较高的问题,深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持续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针对农民工群体失业率波动较大的问题,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帮扶措施,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三季度以来,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有所改善。8、9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连续2个月下降,9月份为17.9%,比7月份高点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大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从5月份开始,外来农业户籍人员失业率连续4个月回落,8月份为5.0%,较4月份高点下降1.6个百分点。

  9月份,多地疫情散发多发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失业率有所上升。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8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7%,上升0.4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人员就业稳定性相对较低,受疫情影响更为明显。9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员失业率达到5.5%,比8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

  尽管9月份受疫情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从下阶段情况看,就业保持稳定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工业、服务业生产企稳回升,经济持续恢复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困难大户,全面实施“降、缓、返、补”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有力促进了就业稳定。三是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产业新动能继续增长,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修订后的2022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前三季度,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米乐M6 M6米乐着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国居民收入增速相比上半年稳步回升,居民消费有所恢复。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名义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实际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稳就业保民生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分城乡看,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名义增长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7和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名义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6和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1和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主要受益于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夏粮再获丰收、玉米小麦价格较高、生猪和禽蛋价格上涨等因素。

  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助企纾困力度持续加大,着力保市场主体,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工资性收入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678元,米乐M6 M6米乐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名义增长)5.1%,增速快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5.9%。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270万人,与上年同期规模基本持平;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45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经营净收入增长有所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3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增速快于上半年2.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居民一产、二产和三产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6.7%、5.4%和4.5%,比上半年分别提高5.1、0.4和1.0个百分点。在夏粮再获丰收、农牧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等因素的拉动下,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一产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9%,比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转移和财产净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1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增速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为基本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受各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相继提高和领取养老金、离退休金人员比重提高等影响,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长8.4%;家庭外出从业人员寄回带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5%;社会救助和补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7%。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4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速快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4%。

  居民消费支出有所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5%,名义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实际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38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9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

  吃住行等基本生活类消费继续稳定增长。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粮油肉蛋奶等基本民生产品的保供稳价力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54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人均居住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增长13.3%;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4.6%,主要是汽柴油价格上涨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增长18.6%,通信服务费支出增长6.5%。居民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下降1.1%和4.2%。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78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1%,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向好,居民服务消费有望改善。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有捐:前三季度CPI温和上涨 PPI涨幅回落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着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前三季度,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

  CPI涨幅有所扩大。前三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上涨1.1%,二季度上涨2.3%,三季度上涨2.6%。分月看,CPI同比走势前低后高,波动上行。1、2月份,受春节等因素影响,CPI环比分别上涨0.4%和0.6%,同比均上涨0.9%;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3月份起CPI同比涨幅开始扩大,6月份同比上涨2.5%;7月份,受高温天气及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CPI环比上涨0.5%,同比涨幅扩大至2.7%;8月份,国际油价下行,疫情影响部分服务消费需求,CPI环比转为下降,同比涨幅回落至2.5%;9月份,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CPI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扩大至2.8%。

  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36个百分点。食品中,受疫情散发、高温干旱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上涨较多,鲜果、鲜菜、薯类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3.5%、8.7%、8.7%和6.3%,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受国际粮价持续高位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和面粉价格分别上涨6.7%和6.0%,涨幅比上半年均有扩大;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持续下降,7月份以来受生猪产能去化、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开始上涨,前三季度平均仍下降18.0%,影响CPI下降约0.30个百分点;牛羊肉、水产品和奶类等价格基本稳定。

  能源价格仍处高位。前三季度,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3.2%,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93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四成多。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4.8%、27.1%和22.4%,涨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1.9、2.1和1.5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86个百分点;居民用煤、车用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涨幅仍较高,分别上涨6.9%和5.5%。

  核心CPI基本稳定。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0个百分点。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略涨,前三季度平均上涨0.6%,涨幅与上半年相同。工业消费品中,空调、自行车和住房装潢材料价格分别上涨3.9%、3.3%和3.1%。服务价格涨幅回落,前三季度平均上涨0.9%,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服务中,装潢维修费、旅游、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7%、3.1%、2.9%和2.4%,涨幅比上半年均有回落;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9%和1.5%,涨幅均与上半年相同;宾馆住宿和通信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8%和0.3%。

  PPI同比涨幅回落。前三季度,全国PPI上涨5.9%,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上涨8.7%,二季度上涨6.8%,三季度上涨2.5%,涨幅逐季回落。分月看,PPI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9.1%逐月回落至6月份的6.1%。6月份后,回落速度有所加快,7月份和8月份PPI同比分别上涨4.2%和2.3%,涨幅均回落1.9个百分点;9月份,PPI上涨0.9%,涨幅回落1.4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回落态势趋缓。

  结构性回落特征明显。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4%,涨幅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3%,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回落较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3.8%,加工工业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8.5、2.9和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中,食品价格上涨2.3%,衣着价格上涨1.6%,涨幅比上半年分别扩大0.8和0.3个百分点;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6%,涨幅与上半年相同;耐用消费品价格由上半年上涨0.2%转为下降0.1%。

  多重因素影响PPI涨幅回落。PPI涨幅回落,除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外,还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保供稳价稳步推进。煤炭行业增产保供效果持续显现,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0.5%,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4.4个百分点。二是输入性价格传导压力有所减轻。6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下行,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相关行业价格涨幅回落。三是部分行业需求偏弱。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及房地产开发下滑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半年上涨5.8%转为下降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4.6%,涨幅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需要看到,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显效,9月份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回升,价格环比降幅均有所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