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殷墟妇好墓被发现。妇好是商王武丁极为重要的配偶,在她的墓中曾一次性出土了上百件精美的青铜器。
所谓甗,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蒸锅的容器。上部为甑,下部为鬲。这样一来,既能盛物又能盛水。
20世纪80年代初,安阳殷墟一处祭祀坑内,发掘出一件青铜单体甗。考古人员以为只是一件普通的蒸煮器具,待仔细观察时,竟在内部发现一颗人类头骨!
扬雄所著《方言》一书有解释:“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说文·瓦部》有云:“甑,甗也。从瓦曾声。”
距今大约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烧制出了陶甗。可以说,他们是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式烹制熟食的文明人。
有科学研究表明,蒸的方式最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仅如此,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最易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
上面可以用来盛放食物,即“甑”。而甑的底部有一个穿孔的箅,方便蒸气通过。
专家们推测,此物要么是在埋藏前已经遗失,要么是其他易腐的材质,已经和土壤融为一体了。
一般来说,甗在器形上可分为连体和分体两种。陶甗以分体甗居多,考古发现的连体甗以青铜的居多。
山东岳石文化遗址中,出土过大量陶甗。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山东乳山小管小管村遗址和烟台芝水遗址都有发现。
1958年,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出土了一件青铜甗。这尊铜甗高33厘米,口径28厘米,鬲部高21厘米。
1973年7月,克什克腾旗土城于公社天宝同大队河套生产队一个小学生,在村北敖包山西南坡一块巨大的立石西侧,挖出了一件铜甗。
这件甗基本完好,两足稍残。高46厘米,口径29厘米,重11.75公斤。且上体特大,口呈椭圆三角形,平沿内勾,立耳稍内收,三足中空到底。
从外形上来看,这件甗与安阳殷墟早期墓所出土的很接近,是典型的商代晚期器。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也存放着一件青铜甗,该甗出土于泾阳县高家堡村戈氏家族墓地。
1991年,当地一位村民在整修自己猪舍时,在土里发现了这件甗。后来经过考古研究所钻探发掘,共发现商末至西周早期墓葬6座。
出土器物中除了有戈形族辉者,还有铭文者。前者为8件,后者为26件。要知道,当时全国各地出土的戈族器一共才有30多件。
出土的青铜甗为连体甗,且做工复杂。上部为甑,下部为鬲,且上下被浇铸在一起。甑鬲相连处向内束收,口沿上还有半环立耳。
从外形上来看,甗甑大阁小,上阔下窄。看起来不甚稳定,随时都会倾倒,实则不然。
原来,这件甗上部的甑壁虽大但壁薄,下部的鬲虽小但壁厚且厚重。这样一来,甗重心低则不易倾倒。
因为甗下部的鬲小,所以装的水边少。也正是因为如此,水更容易烧开。上部的甑大,则装的东西更多,这样蒸东西既省时间又方便快捷。
2007年6月14日,在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团结村的一处工地上挖出了青铜器。
这件甗也由甑和鬲两部分组成,只不过下部分的鬲已经由商周时期的三足,演变成了无足圆底。
从残留的烟炱能看出,此甗非冥器而是实用器。在这件甗的肩上还有一对兽面调换,环口直径为4厘米,可将鬲吊起来。
1984年,安阳殷墟王陵区的一处祭祀坑内,发掘出一件青铜单体甗。考古人员认为,这件甗和之前发掘的一样,也是一件普通的蒸煮器具。
再加上头骨陷在变形的甗上部,实在不方便取出检测。最后,考古人员也没有提取头骨中的物质做检测。
1999年,殷墟刘家庄地一处考古现场,又发掘出一件青铜甗。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件甗内也有一颗人头骨。
如此一来,第一次在甗中出现的头骨就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这又是怎么回事?
好消息是,这件甗中的头骨保存得十分完好。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头骨的颜色,还能看到颈部上面清晰的断痕。
如果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埋藏在地下的头骨应该呈现出淡黄色。而放置在甗中的头骨却呈现出灰黑色,明显经过了一些“处理”。
据悉,唐际根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之后,他便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经过一番检测之后,唐际根发现甗中的这颗头骨钙质流失十分严重。说得更直白一些,这颗头骨曾经被人蒸煮过。
原来,考古人员是在一处殉人附近发现的青铜甗。不仅如此,殉人的头部正好缺失。
故此专家推测,或许当时正在进行祭祀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殉人的头颅才会出现在甗内。
考古专家根据对头骨相关数据分析,确认甗内的头骨主人是一位女性,年龄不过十几岁。
通过对牙齿检测数据可知,少女的牙齿发育较为健康。由此可以推测,少女生前一段时间,应该摄入了充足的蛋白质。
殷商时期,能够保证蛋白质的充分摄入,说明该名少女的生活水平应该不错。或者可以说,她的社会地位也不低。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殷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殷墟遗址,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大型“树枝状”手工业水系,还发现了“两纵三横”的路网,对殷墟昔日布局日渐清晰。
殷墟历年大规模考古发掘中,曾有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原来,在西北冈王陵区曾规律排列着2500多座祭祀坑。
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冈祭祀坑中的殉人是商人的俘虏。他们曾经与商人为临,后来被强大的商人逼迫至西北地区,也就是羌人。
考古专家曾对殷墟几千个墓葬数据进行过分析,从墓葬形制、体积、方向、随葬品数量到殉人以及男女比例。
唐际根和研究小组驱车来到甘肃和陕西一带,寻找到200多个商代的人骨头和牙齿样本。同时,他们又将在祭祀坑出土的人骨头和牙齿进行比对。
之后,研究人员又将对司母戊鼎所在大墓的墓道中,发现的祭祀人头进行技术分析,确认他们的主人就是被俘虏的羌人。
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哪里,喝的水、吃的食物中重金属含量,都会在骨骼、牙齿和毛发中呈现出不同的同位素比值。
很多羌人都是被俘之后,随即就被掉。通过判断其牙釉质中的同位素比值,就可以判断出它生长在哪里。
早在1974年,著名甲骨学者胡厚宣在《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人祭》一文中,提到他曾统计出殷墟王陵区14000人祭中,有8000个是羌人。
所谓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到了殷商时期,这一制度达到鼎盛。
直到战国末年,农耕技术改进,生产力逐渐发展,劳动者的生命才终于受到重视。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下令废止人殉,但其子孙后代也没有遵守。直到西汉初年,人殉制度才终于被废除。
李世民去世后,两位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杜尔和契芯何力铭感于太宗的知遇之恩,自愿想殉葬,被唐高宗李治所禁止。
即便如此,在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人殉这一现象一直没有被禁绝。
《宋史》中就曾记录过妃嫔殉葬之事。即便如此,人殉现象终究也是零星发生,像人们习以为常的殉已不复见。
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后,两名王妃殉葬。至此,开启了妃嫔和宫女殉葬的先例。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葬入孝陵。跟随他一同葬入孝陵的,有46名妃嫔。其中,38人在治丧期间被勒令从死。
直到明宪宗即位后,他遵从了明英宗的遗诏,没有用妃嫔和宫女为其殉葬。直到明朝灭亡,再没有出现逼死宫人殉葬的事情。
清太祖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临死时,都有人从殉。比如,努尔哈赤死后,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
商代时期的人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修建奠基仪式的人祭,另一种是祭祀神灵或地母,类似于自然崇拜。
洹南小屯商代后期殷王都城和宫殿的遗址上,就可见以人奠基。如乙基址夯土层中有跪式人骨一架,打破夯土层的是门内三坑埋有人架骨五架。
商代的人祭有了父权制社会的特征。除了对自然崇拜之外,商人的人祭还有对祖先崇拜的内容。
武丁因使“殷道复兴”和“殷国大治”,受到隆重的祭祀。当时,用于祭祀的共有羌人三百。
除此之外,将士们在出征之前,也会人以求祖先保佑。如果战争胜利,还会俘虏以谢祖先。
虽然不知道单体甗中的头骨具体出自哪一种人祭,但可以确定的是,羌人作为商人的俘虏,人祭现象十分常见。
作为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每年都会有新进展。
殷墟作为一个支点,通过发掘和研究,让比商王朝更早的夏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得以被确立。
虽然用现代眼光来看,很多制度过于残忍,难以被我们现有的认知接受。但是,作为文明研究的重要一环,很多密码还被深埋在地下,等待着考古人继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