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M6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居家生活品质越来越依赖于家用电器。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维修难题却给这种品质生活带来了困扰。尤其是那些小家电,比如电饭煲、加湿器等,一旦出现故障,往往让人束手无策。
媒体调查发现,许多消费者在面对小家电故障时,常常会遭遇维修难的问题。一些家电维修点或者不接小家电维修业务,或者接业务要价很高,让人难以接受,被迫放弃维修。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也让小家电行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小家电维修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电越来越精密,推高了维修成本。早些年,家电产品结构相对简单,零部件易拆易修。然而,如今的小家电产品内部结构更加精密,零部件趋向集成化、模块化,一旦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集成部件或模块,成本自然就高了。
同时,家电品牌众多,产品迭代期越来越短,各品牌产品的配件及同品牌不同代产品的配件都不通用,常常使维修人员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些有维修意愿的消费者也会因为维修成本过高而选择放弃。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小家电的维修成本已经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他们宁愿购买新的产品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维修。这种“修不如换”的心理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
此外,维修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维修者刻意夸大维修难度、增加维修内容、抬高维修价格等情况时有发生,让消费者体验较差,加重了消费者的“修不如换”心理。这种情况不仅让消费者对小家电的维修失去了信心,也让小家电生产商失去了外在的压力。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5万余件,其中售后服务问题占33.73%,较上年上升2.19%。而在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共有12万多件投诉,占比10.55%,排在商品类投诉第一位。这些数据表明,小家电的售后服务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热点。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许多小家电企业自身实力有限,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售后服务建设和完善。大多数企业都是委托一些特约服务机构负责售后维修,但这种委托关系并不稳定,随时可能更换,让消费者维修无门。而家电维修店又因为小家电维修费时费力利润低很少愿接这样的活。这种种原因叠加,让小家电维修难成为了顽疾。
小家电渐成“一次性用品”与维修的鸡肋困境互为因果,这种情况对小家电产业发展极为不利。长期以来,由于进入门槛低,小家电行业聚集大量小企业、手工作坊,市场鱼龙混杂,质量意识不强。现在普遍存在的不重视售后服务甚至是放弃售后的现象,实质上是质量滑坡的表现。而消费者不拿小家电当回事,坏了或换或扔,出了问题也不向商家追究,这就使得商家缺少外在压力,会变得更加消极,更不愿在质量和售后方面下功夫、花本钱。长此以往,小家电产品属性会变得鸡肋化,整个行业发展将失去预期。
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显然是不行的。解决小家电维修难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层面入手。首先需要完善小家电市场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有关小家电维修的专门法规。一方面要引入并完善三包规定,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小家电产品“保用制”的做法,责令企业在产品保用期内承担质量责任,故障产品免费换新。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坐地起价、小病大修等行为。
此外,相关部门应根据小家电行业自身特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维修服务标准规范,并通过财政补贴或培育第三方维修平台的方式,对小家电售后进行适当扶持,以此让消费者和企业都放弃鸡肋心态,不仅重视小家电售后维修更重视小家电产品质量,推动小家电行业健康发展。